計畫緣由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世界各地紛紛遭到病毒肆虐,無一倖免。除了對台灣的醫療與公衛體系帶來挑戰,亦對政治、經濟、交通、心理、社會等層面帶來重大影響,並可能帶來人類生活模式之巨大改變。自2020年起,由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蔡甫昌教授規劃向科技部(現國科會)申請整合型計畫「臺灣面對全球新冠肺炎防疫與治理之人文社會反思」,從人文社會科學之觀點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進行全面性的觀察、研究與分析,擬透過多領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進行全面性反思,透過研究社群平台彙總各領域素材,期能據此提出可行的治理方案與建議,促進科學家、政府與民眾於疫情相關議題之風險溝通,於國內外分享臺灣經驗,提供國家與醫療機構防疫相關政策之建言。整合型計畫借鏡2003年SARS後醫學人文社會跨領域省思之經驗,考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及世界各國經濟、政治、交通、社會等層面皆造成重大影響,規劃多領域人文社會學科合作,包括社會學、法律學、經濟學、心理學、公共衛生、風險溝通、醫學倫理、政治學、與社工領域。

「子計畫三:新冠肺炎的文化想像與社會衝擊之人文反思」係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馮品佳終身講座教授組成團隊,在總計畫執行第二年時加入研究,以文學、文化及傳播作為切入角度,探討無論是處於新冠疫情或是後疫情時代,人們要如何走出創傷、要如何重新建構人際關係與規劃社會運作,就成為人文學者極為關切並反覆思索的議題。子計畫三旨在透過全球視角對於新冠肺炎進行人文反思,綜合文學、哲學、倫理學、社會學與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從種族、階級及性別等不同層次探討新冠肺炎對於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各種衝擊。計畫所要探討的內容涵括因應新冠肺炎而產生的諸多文化想像與再現模式,疫情引發的種族與階級差異與歧視,醫療資源分配的倫理思考以及疫苗施打的社會分析等等重要議題。 

子計畫三:新冠肺炎的文化想像與社會衝擊之人文反思
3-1新冠肺炎的文學與視覺再現
馮品佳 子計畫共同主持人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言學系 終身講座教授
醫療人文跨領域研究中心 主任
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
3-2以新冠肺炎為鏡:瘟疫蔓延時之人文與倫理思考
郭欣茹 子計畫協同研究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中心 副教授
3-3戰爭與愛的新冠年代:反亞仇恨、性污名與親密關係
林建廷 子計畫協同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 副教授
3-4疫苗接種者的理性與感性: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態度與意圖的說服論述與策略
李秀珠 子計畫協同研究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 教授暨所長